14 2 月, 2024
Arting I / YT Podcast


從完全小白階段到現在以創作與教學維生的我目前已有5年的時間,身為一個創作者最會遇到的極致問題就是靈感的問題,因為靈感就像每個平凡與偉大作品最核心的火苗來源。我自己每次去欣賞一個作品時,不論是在繪畫上,還是世界上各種創作物,我都會深深的讚嘆『到底對方是怎麼想到?!』這種發自內心的好奇與提問不論是我在倫敦的博物館看高更的作品,還是看到我自己學生在做他們的練習時,我心裡每次都會有這種想法,所以如果你有被我盯著看過的人,放心,我不是覺得你這樣做不對,更多時候是我真的實在太好奇了,我太好奇你是從哪冒出來這樣的靈感,然後透過你的腦子運轉之後,用你的身體表達出來在紙上。因為身為創作者的我深深知道,肉眼可見的技術也好技巧也好,都是相對可以比較好學習的,但如果沒有那完全無法捉摸的靈感,似乎再多的技術與技巧也是施展不出來的。

而我自己也經歷過完全沒有靈感且需要非常硬擠的過程,或是靈感斷斷續續的,也經歷過發現靈感多到無法選擇,而現在慢慢經歷到的是此刻當下要什麼靈感就來什麼的狀態。靈感似乎不再是我為了要創作而做的主題東西,更多時候已經成為我每日的火苗,也成為我日常的指引,這個靈感代表的更多是生命力、直覺、喜悅、愛、熱情、真實下的產物,因而今天我想聊的靈感不單指的在畫畫上的運作,因為畫畫只是所有創作物裡的一種結果體現,只是我確實是透過畫畫實踐的這件事上找到關於靈感契機的原因,以及靈感為何會存在。

靈感就像一個火花,是一個靈魂意識透過身體去經歷所有感受與體驗所產生建立的想法,並且透過每個人自己創意的技術、技能、方法去實踐出來一個創造物這個概念適用於任何領域,任何肉眼可見的與肉眼不可見的(例如:關係、氛圍等)。大家有看過靈魂急轉彎嗎?當初在看這個電影時我只覺得很能理解電影裡想闡述的觀點,但當我真正進入畫畫領域與實踐並走到現在,我想說的不是我認同這部電影的理念而已,而是我完全明白與感同身受,非常推薦大家去看這部電影。

電影裡的音樂家喬死後還想拼命想站上最高級的表演舞台而想重新投胎,在死後世界裡他遇到一個靈魂叫做22號,他們達成協商就是喬要幫助22號找到生命的火花來協助他可以投胎,而22號協助喬重返地球,而過程裡他們陰錯陽差回到了地球,結果22號在地球上各種新的嘗試與體驗(吃披薩、聽音樂會、剪頭髮、看到路上的楓葉)22號經過一天的體驗愛上作為人生活的感覺,因為在靈魂狀態的它對一切事物都是無感的,不知不覺他的火花亮了。反之喬也真的再次回到地球上站在那夢寐以求的舞台上表演後卻發現自己沒有想像中那麼喜悅,反而有莫名的空虛,直到他發現口袋裡有一片22號留下的楓葉,22號告訴喬生命的火花不是人生的目標或人生的志業,喬就回想自己對於音樂起出的熱情以及人生裡所有一切發生的事,它理解到自己人生中無數美好的瞬間其實都代表著生命的火花,流下感動的淚水。

靈感是來自我們對生命裡的感知與感受所碰發出來的火苗,一般來說,我們身為藝術家或創作者也好,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生命、生活、喜愛的事物、或重視的事有感,因而我們想透過藝術的表現分享或傳遞價值給其他人,所以開始創作這些創造物。但曾幾何時?現在我們許多藝術家,是為了創造出一個Master Piece去模仿別人、去壓制自己、去創造自己根本沒有感覺的事物,並且一直在進行靈感壓榨的行為,然後再去批判與質疑自己沒有靈感沒有天賦,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好笑呢?因為我們只是一直在做一些本末倒置的行為與灌輸,那就是我們一直在羨慕別人的靈感,就像是我們在羨慕別人的生命與人生經歷一樣,那麼究竟是你的生活就這麼不值得去看見那份火花嗎?還是你不曾明白其實那就是火花本人?

在靈魂急轉彎這個故事裡完全體現我想說的靈感就是我們生命裡的火花,靈感之於我們就是如此的存在,對人類來說它可以不需要是一個偉大的存在,而是如此每一刻都在的狀態,但對靈魂來說卻是如此珍貴的存在,因為靈魂沒有身體因而無法去感受與體驗,人類之於靈魂本身就是這樣偉大的存在,因而靈感來自靈魂深深的在這具身體裡感受與體驗裡的那種喜悅感,對於生命擁有無限探索的慾望,對存在充滿著好奇心,有沒有覺得這種狀態很像孩子的狀態,這也是為何小孩之於大人,我們總是會覺得小孩是天馬行空的、怎麼會有這些新奇的想法,這些都是因為孩子擁有非常直覺本然的狀態,而不常在一種邏輯的思緒裡,這裡的邏輯並不是單純指理工人才有的思路狀態,而是一種因為怕犯錯因而想要掌控一切的盤算,小孩不怕錯所以更能去感受到這些靈感,因為他們更常使用的是直覺、靈感、感受偏向右腦的使用,而大人經過社會化與僵化的選擇後更容易進入慣性與邏輯的思緒裡,這同樣包含著藝術創作者也會有這樣的狀態出現。當然我想強調我不是說邏輯思考不好,而是理解不同思路模式的用途我們就可以在得宜情況下運用這些思路,而不是被牽著走。

所以知道什麼情境用邏輯,什麼狀態下用直覺感知,這就是我們能夠隨想隨用靈感的關鍵,該理性判斷或是執行一些事情時我們可以大肆運行一個邏輯的SOP,幫助我們有效的去工作,而該直覺與感知時就去大膽感覺,當我們能夠更隨心切換我們自己的思路狀態,我們也能成為一個更有彈性思考的人,因而你就會是保有自己感知且可順暢運行的創造與執行者。

而如果內容到這裡,你如果腦中浮出了一些『可是市場就是希望我們做怎樣的人我們才能活下來呀!』、『那些做到的人都是一些幸存者或厲害的人呀』以此類推的想法跑出來,我會說這就是一個慣性思考的體現,你可以由此意識到,如果你真的想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或活法,答案就只能是在你這個人身上,答案也只會在你的靈感中,所有的市場也都是前人的觀察、靈感實踐的結果,你要做的是使用一個能讓你自己找答案的思路,那就是,試著用『那我自己有什麼特質、喜好呢?我對什麼感興趣呢?我到底可以怎麼才能活得舒爽且富足呢?』的思考去問問自己。

現在你能理解為何你自己無法那麼輕易感知、捕捉、隨想隨用靈感了嗎?因為真正的問題來源是“你無感”,你對你自己無感,你對你的生活也無感,你對可能性也無感,這才是真正的硬傷問題原因呀!不論你這個無感的狀態是受傷而來,還是生存的需要學習而來的,這都直接導致我們之所以“感受到靈感匱乏”,那個匱乏感可能是因為你對你生活感到麻木,或是你覺得很多事都是理所當然太過平凡,或是你深陷在求而不得的痛苦中,你追求很多外在的目標很少真正去往你心裡去探求與回應,所以你無法很輕易的從內心感受到新奇、喜悅、愛、感恩與奇蹟的體驗,而這些全都是能夠容納靈感進入的通道,靈感只會在這些狀態裡被我們感受到而已,靈感並沒有所謂的真正的消失或出現的過程,只是我們身體太緊繃、心靈太沈重、腦子太亂無法感受到它們就在旁邊而已。

在這集裡我先跟大家分享靈感是如何在我們生活裡被應用的,然後我們如何用同樣的概念帶入關於繪畫的領域。

在日常生活裡:

1.我們要如何感知到靈感是真的存在的呢?
在我們身體最放鬆、腦子放空、心裡舒心時,我們可以感受到靈感的存在。

你們有發現嗎?你可能曾經在認真解題、創作或想一件事需要一個答案卻不管怎麼用力想時反而想不出來,但有沒聽過不論是歌手、藝術家、程設設計或行銷人員等的創作或執行靈感很多都是發生在洗澡間、上廁所時、走路過程、睡覺、放空時,這些期間其實都有一個共同性,那就是放鬆,所以你可以發現靈感存在於一種非邏輯或直線思考的狀態,更多時候是一種讓我們腦子處在一個發散的狀態,這個狀態你會感覺自己沒有特別在想什麼,也沒有想改變什麼,這時候我們就不再過度使用左腦,反而是騰出空間讓右腦有一些活絡空間,右腦就像一個感測器一樣會去捕捉你潛意識裡想知道的那些答案。因為左腦只能運行已知的東西,右腦才能處理未知與創新的東西,所以當你想不出答案時,代表對你來說這是還未知的答案,你得停止左腦的使用,並且開始讓右腦運行,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做能讓自己全然身心靈都感到放鬆以及能好好深呼吸的事。

我們不需要刻意告訴自己不要去想,或是快點給我想出來,而是要讓子彈飛一下,這個空間與空白時間請信任留給右腦去處理,因為只有當沒有處在一個腦子會判定你會有生存上困難時,你的左腦才不會盡心盡力的去幫它的主人,就是你,想盡辦法趨吉避凶,這也是為何當我們感到恐懼時,基本上我們大多時候都是在使用左腦的狀態,並且越想不到答案你會越恐慌,所以當你感到恐懼時,要做的事就是深呼吸,把所有恐懼全部吐出,讓自己脫離左腦的過度運作裡,回到左右腦平衡的思路中,你才會能發揮本能、直覺、天然或創意的狀態的原因,因而要讓我們感受到靈感的存在,我們需要借助我們右腦正常的運作。右腦裡有關於捕捉這些散落的訊息的能力,他們運作的方式跟左腦不同,因而放鬆就是讓它開始直接運轉的開關。你的腦子隨時都在工作,只是忙碌狀態不同而已,所以你如何要活用靈感,你得先了解你的腦子,然後掌握該如何切換思路狀態的能力。

2.靈感為何會存在?
你得了解自己這個人與這個靈魂為何存在,明白自己存在的價值,明白靈感來自靈魂的體驗。

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不需要每個人都去發明燈泡、去建造火箭、去畫上帝的畫像、去做米其林三星料理、去做AI人工智能,這些一出手拿出來就是看似發亮亮的名號,好像每個人都要去擠同一個位置才有生存的價值一樣。『每個人都有他/她/它/牠/祂存在的目的』,這是重點,你得先確認你是否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因為這不是雞湯,而是是事實。

你有想過為何我們每個人都長得不一樣嗎?你有想過我們每個人為何喜歡的東西都不一樣嗎?你有想過為何我們要用這麼多種型態存在的樣貌在這個世界上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要成為那樣已知或是都一樣的樣貌,那現在的人類們為何會有這樣多元的發展,還延伸出這麼多的文化、這麼多種的創造物呢?

這裡我想先用一個更高的視角,你可以認知為這是神學、哲學或靈性的視角來闡述這個觀點:
『我們每個人的靈魂都是為了來地球體驗的,然後把這些體驗在死後帶回去來做我們整體靈魂的提升,來到地球體驗可以讓靈魂在身體上擁有極大的感官感知,因而產生很多的主題與發展,可以讓靈魂學習到很多與突破很多事。所以每個靈魂存在的目的只是為了體驗,體驗你這一生用這副身體樣貌的展現,體驗你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體驗你所在的國度與文化,體驗你選擇的人生劇本,體驗你選擇的職業,體驗你所有的每一刻,當你死後,你什麼都不會帶走,你只會帶走你的體驗,然後分享給你所有靈魂的好朋友,大家彼此分享原來這樣的人生經歷會獲得這些體驗,下次靈魂們還會想嘗試看看用不同的劇本去體驗不同的人生,這些經歷之於靈魂整體來說是極具珍貴的。所以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選擇自己的人生角色與劇本而來,並且嘗試用這個角色與這個角色設定的背景來活出一個可能性的人生。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其實就是你這個靈魂真正想知道的。所以每個人之所以有不同的角色型態,是因為我們彼此想體驗的本身就不同,而當我們分享我們自己的體驗時,其實也是在讓不同的人們與靈魂們可以互相共享這些資訊。因為我不是你,我可以透過你來知道原來這樣的角色與背景會有什麼樣的體驗,就像是去一個遊樂園玩一樣,你告訴我那個大排長龍的旋轉木馬坐起來的感覺如何,你說很有趣因為可以看到很多旋轉的視角也可以體驗騎馬的感覺,而我也因為你的分享多了一份體驗與喜悅。而身為人類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創造者,我們要分享的只是我們這個角色的人生劇本的經歷與感受,讓別人可以透過你的分享多一份體驗而已,體驗你所挖掘的知識、體驗你的發明、體驗你的創造、體驗的感覺,而別人其實也是在體驗你的,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共同在為這個人類的世界貢獻我們的體驗,並為我們自己的人生主線增添火花,有更多的體驗去活出自己的人生。所以每個人類確實都是很重要的,少了你確實世界還會在運轉,但卻失去了某一條故事線的體驗可能性,誰知道這份小小的體驗分享會帶我們這條故事線什麼樣的火花呢?』

所以你得明白你本身的存在就很有價值了,你不需要證明這件事,你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在你這一生自己想要的體驗,並且為自己與這個世界的人貢獻你的體驗,請活出你想活的人生,這就是你最大的價值。

我之所以要用一個極高的宇宙視角來論述這個觀點,是因為我真的無法從任何邏輯以及現有已知的科學論點來證明『為何人類會產生靈感』這件事,科學目前只能在大腦神經皮層驗證我們對於靈感的反應與活動,卻無法說明靈感為何存在。所以唯有先跳脫人類侷限邏輯框架的認知,站在這個世界若有一個造物者的視角來理解這件事,我似乎才能明白靈感之於我們存在的意義與源頭,我也才能理解如何運用這些靈感。而這對我來說不是一種宗教信仰,更多是這一個論證似乎更能證實一個綜觀的宇宙法則、自然法則,還有人類運行的狀態。而如果我依循這個想法,我似乎更能走向我想要活出自己人生的想法,做自己就好,所以我能去體驗我想體驗的,我到底幹嘛一直追求外在的目標,我會對於我生命裡的每個選擇、每個過程、每個體驗都感到珍惜與感恩,就像前面靈魂急轉彎的例子,對於熱愛自己生命與生活的人,你認為這樣的人會有很多靈感缺乏的感受嗎?我想他們可能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更多的體驗與創造吧!

所以今生不論你是誰、什麼身份、喜歡與不喜歡什麼、遇了什麼事、經歷了什麼、學了什麼事、在哪生活、看見了什麼,這些全部都是只屬於你這個人的體驗,有糟心也有開心,有憤怒也有爽快,有痛苦也有幸福,這些都是你的體驗,這些就是你的靈感,也是你的故事,是非常非常細膩與專屬你的靈感,這些靈感的存在是為了協助你創造你這個靈魂想要的體驗生活、實現做使用。

3.我們要如何強化對於靈感的感覺呢?
跳脫慣性模式思考,對自己產生強大的好奇心,加強『自己』的感官與敏銳度。
我為什麼要在插畫風格化與年度插畫風格提煉與定位方程式培訓課程裡會特別強調『感覺』、『感官』的重要性,因為它是引動我們靈感的來源,而這又是來自我們的體驗,所以畫畫時與其告訴大家說你只能畫什麼主題,或是給你一堆要畫的主題,但是你又對於這些主題無感就會畫不出來,或者因為你無感所以在畫的時候又很容易陷入自我批判,又或是如果不給你主題你就不會畫了,那倒不如教你如何去引發與啟動自己的靈感開關。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靈感來自我們靈魂的感受與體驗,因而我們在練習畫畫的過程裡是必須帶入這件事的,在加強單純的繪畫技術上,我們需要再同步訓練自己的感官能力,才能提高我們對於靈感的意識與捕捉。

所以我們要先從最低難度的感官去練習,那就是首先你要對你自己的身體有所感知與自己的生活感到有自覺性,把你認為所有習以為常的狀態全部調整成『原來這叫做感覺』、『原來這些小東西還能這樣用』、『原來這樣平凡的東西其實來自所有的不平凡』的想法,打開你對於事物的探索心,你才能用跳脫慣性的視角去體驗你的生活,而心法就是你要給自己一段時間慢下來去感覺,慢下來去觀察自己此刻當下的感受,留意身體層面每處位置的狀態,不舒服也好,舒服也罷,讓感覺自由流動,讓感覺不再受你的腦子保護意識而選擇屏蔽,這點世界霹靂無敵重要!

我自己的做法直到現在大約5年的時間裡,我會定期做日記,可以在早上一天還沒打開邏輯工作狀態前做書寫,寫關於你當下的感覺與心情,又或是可以寫夢境的紀錄,讓自己去做自由書寫,並且在書寫的過程裡更加重點去回憶關於身體的感覺以及心情上這兩大部分,不只是去紀錄事件而已。書寫的句子可能會是『發生了某件事….,那個當下我感覺我身體的胸口非常緊繃,手腳冰冷,那刻我感受到的是恐懼地向我襲來…』之類的,每次在寫這些內容時,你就是再加強你對於『感覺』的注意力,你會越來越清楚你對你自己的想法,你也是再加深對自己的注意力,你的觀察力會從零散的狀態越來越敏銳,你會慢慢發現自己開始留意到一些平常沒發現的人事物,意思就是你整個人的意識會開始活水起來,你的思路不再只是進入一個慣性模式的反應,像個機器人一樣,而是每日反覆去加強關於『你』這個身體,『你』這顆心,『你』這個靈魂的探詢與回應,請對自己產生人生裡最大的好奇心,看見且深入的嘗試、實驗、挖掘與紀錄關於你有感與無感的一切,你會發現你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理解自己,你會發現可能過去你以為的以為都真的只是以為,請此刻當下重新歸零用孩子般的狀態完整且真實的去認識你這個人。

就像靈魂急轉彎裡的22號,他在靈魂狀態時他對任何他所做的行為都是沒有感覺,但剛擁有肉身時,他對一切的體驗與感覺都是新奇的,這個讓22號產生了火花的感覺也就是靈感,就算只是吃披薩他也能感受到滿足與新奇,那種口感、那種觸覺、那種香味全部都是感官的體驗,這讓22號發現他想再在嘗試其他的體驗,並且冒出了很多的想法,而我們呢?吃東西時是不是只剩下填飽肚子,還是只是到點吃飯,你有去回應自己現在想吃什麼的想法嗎?那個看起來不起眼的『想法』就是靈感呀!當久了我們不回應這個小靈感,我們就不再輕易感受到我們的感覺了,因為大腦會告訴自己,這個不重要啦!不用理會,因而小的靈感我們都抓不到,我們怎麼可能去乘載龐大的靈感,並且實現它呢?靈感根本沒有匱乏,而是你根本沒有察覺到。以此類推任何小事都可以被去留意與記錄在你對自己的自我觀察日記裡,久了,你可以從你的這些紀錄裡去發現到底你都記錄了什麼,你都把紀錄的重點放在哪了呢?

特別是針對那些,如果你自己覺得你是一個沒什麼特別興趣愛好與熱情的人,可以嘗試看看這個方法,你會知道你或許只是跟大部分的人喜歡的不一樣而已。嘗試帶著一個探索者的眼鏡向外看著世界,觀察由你這個人點延伸出來的所有人事物。

4.那我們要如何穩定捕捉靈感呢?
做一些會令自己感到開心、喜悅、新奇、感恩、愛的事,提高自己的頻率,讓大腦增加
多巴胺
前面有提到我們在放鬆與降低恐懼的情況下能最容易感受到靈感的存在,而還有一些狀態下的我們靈感會相對源源不絕,那就是當我們真心去做我們自己想嘗試、想體驗與喜歡的事,我們總是會有滿滿的幹勁,遇到困難時你會感覺到突破的難度相對變低,因為你會想到一些靈感去解決你的問題,自願、想要、誠心全都是讓我們能召喚靈感來幫助我們或實現我們想要的做的事而來的鑰匙,因而當你有真的想去做的事,哪怕只是一些小事,那就去做吧!因為在每次你回應這份小小的念頭時你就是在回應這份靈感到來。

5.如何讓靈感成為真正為你所用的創意呢?
讓小靈感即時輸出,讓大靈感透過知識與技術扎根實踐。
靈感仍然像是火花般的點子,常常是那麼一閃而過,即使我們可以讓自己的狀態放鬆、做一些讓自己感到喜悅的事,進而讓我們的右腦能盡可能打開捕捉靈感的通道與敏銳度,但靈感你可以把它視為一些訊息,被捕捉到的訊息如果沒有被使用,那這些訊息就會開始飄散,所以我們才會有種想到一個靈感時不快速記錄下來或是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就會轉瞬即逝的忘記,或是你就會一直停留在想法訊息很多而腦子很擠但卻不知道該如何使用這些訊息的狀態,所以如果我們要成功將這些轉瞬即逝的靈感訊息被理解和使用,我們還是需要藉由左腦對於知識、技術這種很硬體面的訊息們來協助我們的左腦可以先是解讀、理解、分類並有次序的拿來使用這些飄渺與零散的靈感訊息。所以你可能會發現一個情況那就是你可能幾次閃過一些念頭,你會覺得你冒出這些的想法實在是太棒了,自己簡直是天才怎麼能想到呢!但真正要開始落地執行時就發現好像有點難,就是有一種斷層感,好像碰發的想法是想法,但執行上的想法卻有一種很空白的感覺,而這就會需要使用所謂更落地的訊息,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知識與技術來協助我們銜接這份靈感的實踐,當我們擁有更豐沛的原理知識,這能讓我們把散落的靈感訊息做更好的承接與輸出。這也是為何我們要學習知識以及技術,不是為了只是考試、答題而已,在生活與創造自己想要的事物上,這會讓我們更好的去實踐我們的靈感,這就是所謂的『創意』。所謂的『創意』就是指每個人有不同的靈感,在學了知識與技術後可以用自己的認知來轉化為實踐,創造出自己的創造物。因而為何有時候我們可以透過緊密的學習突然理解以前想不通的東西,又或是在找資料中能夠讓我們連結完整的靈感。


在繪畫領域裡:

我們該如何從零開始啟動靈感、架構靈感,並深耕靈感,讓自己的創意能夠更隨心所欲地施展,我們可分成3大步驟的系統訓練。而如果把靈感點燃起來的過程想像成架起篝火的過程,我們可以分成第1階段尋找靈感的火種與點燃靈感的火花,第2階段是架構靈感的火焰結構,第3階段是持續添柴延續靈感的火焰。

第1階段.如何訓練啟動我們繪畫領域的靈感?(尋找靈感的火種與點燃靈感的火花)
延續我們前面提到關於靈感的來源是來自我們的感受與體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要學習如何從我們隨手可觸及的生活經歷裡取得靈感,而不是一直在想跟自己很遙遠與無感的東西空想,因而我們也要在繪畫訓練上直接把這個概念帶入進來,做法簡單來說就是在不同的環境裡做觀察的畫畫練習,並且在每個練習裡去紀錄做這件事的體驗,這就是感官力的畫畫訓練也是大部分的人理解的速寫與寫生,再搭配前面提過的自我察覺日記。

首先你要先理解靈感先是來自我們的感覺體驗,之後這些訊息就會被傳送到我們的腦子裡,並且被我們的右腦更好的承接訊號與理解,這個前題是你的左腦是穩定的而不是過載的,且你的右腦是打開的。而圖像理解力更是繪畫上很重要的能力,也就是你對於圖的組成的敏銳度,這個跟右腦的運作也是正相關的,因為我們的右腦也正是在處理這個部分,所以你會發現專注藝術創造又或是需要用大量直覺工作的人,他們對於右腦的使用與敏銳度可能會大於左腦,但不代表他們邏輯不好,只是他們更需要去使用右腦的思考與運作而已,因而感官力的訓練其實就是右腦的訓練與開發。

人絕大多數時候要活用自己的直覺、感官腦時你需要在一個足夠給自己有不一樣體驗,但又不會讓你感到不安或有生存恐懼的環境裡,因此我們畫畫要帶動感官與靈感捕捉的過程才會需要是在一個環境裡,而非好好坐在桌上看著照片去畫,這時候我們會打開我們的五感,去感受環境,甚至去記住環境,人不是只有眼睛才會有記憶,身體所有的器官或感官都會有捕捉與記憶你所有的觀察到的一切,甚至不是用你的眼睛,所以運動員他們的反應靈敏跟我們今天講的其實是同樣的原理,之所以他們能反映迅速,是因為他們能瞬間捕捉與記憶他們所觀察到的一切,腦海裡有那樣的畫面,因而他們可以做即時的反應,畫畫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腦海裡先有收取到感官的訊息,再來就會開始記憶你觀察到的圖像訊息,當你腦中有畫面你才會能畫出一個東西來,因為通常我們會覺得沒靈感,無法畫出東西,最主要的源頭是我們腦袋空空的,一點想法與畫面都沒有,所以我們需要以此讓自己腦袋裡有東西,這就是最簡單啟動畫畫靈感的來源,也就是學習如何把靈感拿來當火種的練習,而當我們在每次創作後都去回憶與紀錄我們的創作過程也是讓我們的腦子去記憶如何啟動右腦的一個過程,也是一種點燃靈感這個火花的練習。

如果你想做一個小小的感官畫畫練習,你可以註冊『插畫風格化』的免費線上4節課程練習。

第2階段.如何訓練架構我們繪畫領域的靈感?(架構靈感的火焰結構)
我們學會如何意識到靈感與啟動我們的靈感的方法後,前面我們也有提過靈感總是很容易一閃即逝的,就很像火焰隨時可能會被風吹滅一樣,所以接著我們要練習如何把靈感的火焰從小小火苗逐步調節到熊熊火焰的狀態。可以想像我們要把點燃的火種透過放置柴火、控制風向等,持續調整火堆的結構後火焰才會慢慢變大的過程,所以這個階段我們就要學習如何架構靈感這個火焰的結構。做法就是沿用小靈感即時輸出並讓大靈感透過知識與技術扎根實踐的方式,所以我們會需要執行繪畫的技術原理的訓練,再搭配媒材探索的訓練,去讓我們繪畫的靈感能夠被你創意的醞釀與實現。

在這裡我想詳細的說明這裡的繪畫技術原理訓練指的什麼。第1個階段我們有提到我們做的感官訓練,是把身體體驗到的讓腦子去記憶,再把眼睛觀察到的畫面記憶到腦海裡,但你有想過為何我們還是會很難輸出和畫出來你腦海中的畫面嗎?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其實對於圖像是如何被逐步理解與記憶的並不熟悉,這個東西就叫圖像的組成。你會發現為何有些人其實圖像記憶者,對於看過的臉很容易記憶下來,對於別人身上的之為細節很容易觀察的出來且記住,因為他們在使用的就是右腦的圖像拆解記憶,你要明白,我們所見之物都是訊息,但為何我們能記得絕對是因為我們的腦子理解了這些訊息,所以才會被放置在腦裡,但我們如果要有效的調取出來,也就是畫出來,我們就要知道我們當初如何存取的。圖像之所以被記憶,不是因為一個整體圖像來我們就能看一眼就直接被記憶的,因為當我們的腦子沒有理解的管道時就會排斥無法被記憶。所以通常我們的右腦在看到一個畫面時,它會開始去拆解圖像的結構,例如你在看一張圖時,你會發現你的眼睛會開始去看這個畫面裡一些非常基礎的元素,像是線條、形狀、結構,再來去看一些基礎元素所組成的小圖像,再慢慢往大的結構去收攏整個畫面的構圖與位置,然後可能就會開始往色彩、紋理的地方去看,你能想像有的時候短短的3秒時間,有些人就可以記得這些所有的訊息,這就是因為這些人其實在使用右腦的反應是非常有系統的,不然他們無法做圖像的理解,因此我們在輸出也就是畫圖時,當我們能夠以此圖像理解的方式做學習與輸出,那畫畫這件事基本上就能真正進到隨心所欲的狀態來展現了。

因而所謂的技術原理訓練就是指我們要把圖像做拆解式的觀察與記憶輸出訓練。所以我們可以從生活周遭的任何事物開始執行這個訓練,讓我們把這個觀察、記憶與輸出的過程變成一種右腦的習慣,而不是一直讓你的右腦處在一個不予理會的狀態。我們會先從圖像構成最小的元素『線條』開始觀察,然後記憶在右腦裡,再用手輸出,每當你觀察的越多,你其實就是在不停累積右腦關於你生活周遭用線條成型的圖像訊息庫,就像為你的右腦提供夠多的火柴才能持續點燃你的靈感一樣的意思。而這個構圖的技術原理訓練會從線條、形狀、遠近、架構、色彩、配置等等逐步往上一層一層疊加訓練,去觀察、記憶、輸出,擴充我們的靈感庫,也讓你的眼、腦、手同步運作,這個逐一的構圖訓練可以幫助我們在右腦裡去建構一個真正的立體空間的概念,這有一個直接的好處那就是你對於空間感的理解會提高,且你對於靈感的容納度與連結度也會變大。這個部分也就是我們在講的透過逐步架構靈感,讓我們的靈感火焰能夠被的一個過程方式。那為何要搭配媒材的探索訓練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好的進入每一個觀察狀態去進行技術原理的訓練,可以說這些媒材就是我們的訓練工具,並且可以從中去了解每個媒材的特性與特質。所以在這裡如果你想『創造』自己的插畫風格,你得先學習圖像是如何組成,也得了解媒材是如何被你應用這兩大部分。

第3階段.如何訓練深根我們繪畫領域的靈感進而讓靈感化為實現的創意?(持續添柴延續靈感的火焰至最大)
當我們有最基礎的技術,其實我們最期望的是我們可以把腦海裡的靈感想法實現出來在圖紙上,而那些靈感想法在你想到後去執行其實都會更加加深你擁有把靈感實現化的能力,也就是創意力。有時候我們以為我們要擁有創意力才能去做創意的事,但事實上,當我們擁有一定的技術之後,可以做大量的主題式創作來提升你的創意力。還是要再說明一次,創意這個兩個字是個人化的靈感捕捉與技術實現,因而當你在進行更多的主題式創作時,你的創意發想能力會大大提高,然而這個前題是你沒有跳過第1階段與第2階段的能力獲得,不然當你連基礎的靈感庫與技術都沒有時就想直接進行主題創作,你會感受到前所未有靈感匱乏最大的階段。所以你可以想像如果第2階段是在架構火柴的結構讓火焰可能燃燒的更大,那這個階段就是持續把這個火焰可以燃燒持續的更久的階段,因為當你有穩定的火焰結構,你只要稍微的控制與持續的在特定的位置放新的火堆就可以一直讓火焰燃燒很久,同理創意力就是你持續放入新的火堆。

主題式創作是你可以先從你自己生活可觸及、你喜歡、有感的東西甚至是不喜歡的方向去發想,並且開始帶入你針對這個主題去深入性的發展你的創意實現,這個階段的訓練目的是為了深根你所學的技術,並把靈感真正轉化為可落實實踐的創意。在第1階段與第2階段時我們就有大量的日常速寫與寫生、自我覺察紀錄以及技術練習紀錄,這些全部都可以變成我們作為主題創作的靈感素材,而你要清楚的一件事,我們在此階段創作的目的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實現自己的靈感火花。

創作你生活可觸及的,我們可以從你日常的速寫與寫生裡去發掘,平日的速寫只是觀察與紀錄,但這個階段我們要做的是延伸,從這些紀錄中去發展,例如你可能常去寫生的地方是街角巷弄裡小吃攤販,那你可以以此主題去發展你的創作,像是做一個溫馨夜間食堂的故事、設計各式美食設計、各類店面的設計或是一系列一幅一幅人們專注吃飯的作品等。創作你所喜歡的,同是可以從你的速寫本本去提取,例如你發現你特別喜歡畫一些大自然的環境與人類的互動,那你也可以以此主題去延伸你的創作,像是做一個在森林裡探險的故事、各類植物特色設計、或是一系列一幅一幅原住民在山林裡的生活樣貌。創作你有感的東西,很多人可能疑惑何謂有感,例如你很喜歡去博物館你可以創作跟博物館有關的內容、你如果喜歡音樂那你可以創作跟音樂相關的內容、你如果喜歡看舞台劇你可以創作相關的內容、你喜歡小孩的東西你也可以以此為發想,或是你喜歡歷史故事你也可以以此為發展。另外很多人可能會很驚奇的是我們為何還可以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向去發展創作,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可能不喜歡的地方只是我們不熟或不熟的,我們可以透過深入的主題創作階段去了解與突破,例如我以前很討厭人,我就以此為主題去收集各個地方的50個人,後來我發現我喜歡上畫人,並且發現在我的創作裡我會不自覺得加入各式各樣的人,甚至在創作故事時我可以比較容易去擬人化我的角色。還有一個例子是我以前很討厭畫建築物,主要是因為我空間感不好,所以我也是以此為主題收集了10個場域各15張那個場地裡的環景角落,因此我對於之後需要用到場景的構圖與畫面可以感受到比起之前真的大大提升能力,不論是什麼視角與取景都可以很容易的構思出來,甚至我還能以此發展出再更深入的主題創作。

所以你們發現了嗎?靈感其實真的可以多到用不完,但為何你卻沒有此感覺呢?首先你得正確認知到靈感的存在,在生活裡培養自己擁有一個『隨手』的能力,隨手紀錄、隨手寫下、隨手畫出、隨手說出、隨手唱出,這些都是各行各業的人在使用靈感的共同性,就連我今天要構思這些主題都是在上廁所、曬衣服、煮飯、剛醒時靈感閃現出來的,當然有些也是互動收集而來,不要老是覺得每件事的創造都是那般巨大、偉大與完美的狀態,讓原本是為了你創造而生的靈感被抹殺,這也是為何你發現有些人行動力極強好像有很多東西可以做,他們有的時候只是擁有極高的洞察力而已。

再來,今天這個主題分享到這裡,你會發現靈感的豐沛使用跟我們有著很大的關係,畫畫隨然看起來是手部的運動,但實際上所有活動結果來自腦,但強塞給腦訊息時你也吃不下,這也是為人與人工智能在被養育與開發有著莫大的差異,人工智能再怎麼智能他們都沒有靈魂也沒有感官,所以他們看似擁有著智慧仍然是人類餵養的大量數據資訊的總和反應,但人不一樣,我們是無法這樣去培養自己的智慧或是靈感,我們最需要去著手的其實就是人工智能沒有而唯獨我們人類才擁有的就是感受力,但感受力是需要學習的。就像餵養這些資訊的方式給人工智能,就像在建構他們的左腦一樣,而我們人也需要去建構我們的右腦的廣度、深度、靈活度一樣,而這3大階段的靈感啟發到創意實現的過程就是我們插畫風格提煉與定位方程式的課程訓練架構。

為何這個插畫課程要以此方式去運作插畫的培養呢?因為在我自己過去學習寫程式與學習畫畫的過程裡,我發現這兩個看起來非常衝突的領域其實根本不衝突,因為共同性就是資訊的餵養與輸出而已,只要你能有效的知道該如何餵養與輸出,基本上再小白的新手都是可以很好的上手,並且人們是可以完全以自己適合的方式去探索與發展自己,我不會說這是每個人都需要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意願去深根自己,但這個就會非常適合那些真正想看見自己潛力與想培養獨特性的人。同樣這個課程的規劃當初也是我為了解決自己在創作上以及很多小菜鳥們遇很多的核心問題而不停摸索出來的答案,如果我能真正去解決創作的源頭問題,那我也能真正去做到全然的創作了。

最後,其實靈感豐沛也代表著生命的經歷的這件事,在我們前3階段的訓練裡為何要強調從生活裡提取靈感與自我察覺的紀錄,除了累積足夠的靈感素材與創意實現以外,我們也要有足夠的自我探索認識,主要是因為大部分的人其實都很習慣看自己沒有的,很少去看自己擁有的,因而也時常有迷失感,匱乏感,但當我們認真去挖掘我們自己與實現自己,你就會發現我們其實可能遠比自己想的更有潛能,我們也才能真正明白我們每個人屬於自己的靈感到底長什麼樣,他人只能引導你如何找尋與創造,但開車的人仍然是你!


王旭《有趣的旅程》| 從「取景框」不同視角帶來生活的震撼
一日速寫台北大湖公園|三色壓克力的日晒湖畔

訂閱電子報

我會定期把最新的創作日誌、影片、學習資源文章,包含著插畫、繪本和藝術的知識技能、身心靈成長、個人品牌、自媒體經營、一人網路事業、留學進修等主題內容,在第一時間用電子報的方式寄送給你,讓你不錯過任何與創作相關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