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風格化大師班培訓

用於開始(或突破)幾乎任何插圖風格的行之有效公式(4 節課)


   第3節課:自我與外部反饋系統   

 第1節課:感官體驗訓練

 第2節課:風格探索指標

 第3節課:自我與外部反饋

 第4節課:沈浸式創作系統


你是不是在畫畫的過程中,

也常常迷失在各種評價中呢?

記得去英國留學前要開始準備自己的插畫作品集,那時我有十五年沒有真正拿起畫筆了,我也沒有真正的去接受過任何的訓練,所以對我來說我有熱情,但卻充滿著疑惑與小心翼翼。那時我很享受在久違的創作裡,覺得好久沒有體驗這份心動的感覺,但印象很深刻的事,我的父親對我說:『你覺得你畫的東西有人要看嗎?』,而當我決定我不想理會他時,他還跺跺逼人的接著說:『怎麼樣?畫得爛還不給說?』這幾句話一點都不帶髒字,但卻讓我的自信心嚴重受到傷害,甚至成為我在學習插畫的過程中很嚴重的心魔。

或許你跟我一樣,也曾經受到不論是家人的批評、或是周圍人的批評而產生了自我阻礙前行的自我質疑與自我抨擊,並且不再享受做這件事的過程,但我要說的事,我們都希望能被親近的人理解與認可,特別是我們在做一件自己真的打從心底熱愛的一件事,更是特別容易怕不被支持,但事實是,

若一個人要真正的獲得自在與自由,並且能真正的享受一件事,你就必須了解到你是無法活在這世界上任何人的評價裡的,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原則認知。

在這裡,若我們要跳脫評價綁架的迷失,就需要徹底理解關於評價(批評)與批判的差異性,並且建立有效、有營養的認知系統。評價與批判本身是存在很大的差異,評價絕大多數是來自每個人對於這件事的基本知識認知、背景與感覺,基本上就是以自己感受為出發點,這件事本身是沒有對錯的認知,例如:你在一個有太陽照射的草地上,有些人覺得很溫暖很舒服,但也會有人覺得超級熱很煩躁,每個人依照自己的心情和當下的感受直接性的回應是一樣的。

而批判則是不一樣的,這裡我們講的批判是指批判性思考,也就是以獨立性、分析性、立場性以及更理性的思考方式去看一件事,而要有這份思考能力,是需要建立在你對這件事、這個領域是否有足夠的知識與背景的認知,才有辦法全面性的思考並客觀分析,所以你會發現絕大多數的人在給予回應時都只是在評價而非給予批判性的回饋,你就只會收到非常比表面性與情緒性的評價,那就是“好看與不好看”而已,但對於究竟好看在哪?與不好看在哪?是沒有一個清楚與具體的詳細說明的,那我們就很容易把專注力放在別人給予我們的評價是針對我們個人本身放很大,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這件事情上,也就是我們常常會走心的地方,這同樣不只是發生在他人給予我們評價時,甚至是自己給予自己的評價時也是同樣的情況。

所以自己保有一個核心原則認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能讓你能夠清楚區分與辨別誰的話需要放在心上,誰的話就只需要當它為耳邊微風,誰的話具有參考價值,誰只是出於什麼動機而說。

如何在探索自己插畫風格中,
建立自己的核心原則認知?

這裡就延伸我們第2節課所提到關於插畫風格公式的內容,如果你夠清楚那些公式裡提到的指標與變數,或是慢慢能夠透過練習去收集清楚那些內容與資訊,那你最基本對於自己的需求與立足點就有非常厚實的認知,這點極度重要,馬步要蹲夠穩再來練揮拳,才有足夠的基礎往上提升自己的武技,同理,你就不會別人說什麼就隨風搖擺輕易的被拉著跑,你才能帶著你自己往前走與往上進步。

這個立場下,我們就可以往更高的層面去練習,那就是建立我們的自我回饋與外部反饋系統,去真正樹立我們對自己的核心需求與原則的堅韌度。而這份堅韌度,是有力且有韌性的,它能讓你穩定自己,看見自己盲點,並且遇到困惑點時你會知道你是有能力去迎刃而解。

1.自我反饋系統:是指當你身邊沒有任何人可以給你反饋時,你可以怎麼自己分析你自己的作品,不流於只是好與不好,而是能有建設性的給予自己建議,並能更自在的繼續創作下去,這包含著,你需要對你自己作品的插畫基本要素的優點理解與缺點理解

舉個例子:你畫完一張作品後,除了覺得自己畫的好看或不好看,可以再往更深的地方去分析,比如你覺得好的地方是線條很鬆,並且細節都有但又不會覺得很硬、色彩搭配的很和諧,讓人覺得跟當初設定的情境很適宜或是構圖跟當初設定的主題很契合,定且預留的空間流的很適當,把主角能夠清楚地凸顯出來。而不好的地方也是一樣,比如,圖畫了的車子形狀好像有點太大,若在小點往左移可能會更好一點,並且形狀可以再調整,以此類推。盡可能地把你的好與不好建構在具體化的分析,因為這樣才能清楚能把什麼好的“點”延續到下一張作品,且不好的“點”能夠被清楚調整。

在這,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的是,我怎麼能知道自己的作品的好與不好,所以對於插畫基本要素(線條、形狀、色彩等)以及媒材(特性、特質等)的知識認知與熟悉度就會直接影響你如何真正的去鑑賞一件作品,所以你可以說,自我反饋能力=鑑賞能力,你在培養的是一個鑑別美感的能力。

所以你可以在每張作品旁邊紀錄一下關於你這張圖的優點有哪些可以沿用、缺點又有哪些可以怎麼調整,可以依照你當前的對於插畫基本要素的理解到哪去分析就可以了。

2.外部反饋系統:是指當你尋找反饋時,請你抓緊機會詢問真正有在這個領域學習、專研、專業、老師、教練的人,因為當他們有基本的知識認知或經歷,才能真正提出有同頻率下、有建設性、又或是比較能輕易看出你的盲點給出比較有意義的建議,然而每個專業的人士也都有自己的認知和喜好,你可以多收集並從中找到相符合你的去使用。

當初我在英國學校學習時,我們每個課程都有不同的客座教授,他們都是插畫家也同是老師,很常會需要跟他們一對一討論自己的作品。我一開始會很怕跟老師或同學討論,因為很怕自己做得不夠好,但也因為這樣老師與同學給予的建議反而是有所保留的,你願意進步到哪永遠都是來自你自己有多主動,所以我開始變得更積極,在每次跟老師與同學討論前,我必定會準備好足夠的作業練習與自己對自己作品看法的整理,每次討論都是很精確與明確的詢問所有我練習中遇到的盲點該怎麼突破,而不會等老師或同學問,這也是為何我能夠分享出這些經歷與突破的原因,因為積極性可以讓人更有主動權,也就是我們常說想要自在的感覺。

而當然也有一部分的人與專業的老師詢問後,非常走心,甚至很消沈,這也同樣是來自你是否有足夠的自我反饋系統認知,來讓你知道即使是專業的資訊也不一定要全收,因為每個老師都有每個老師的喜好與立場,這樣回饋系統的建立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擁有如同燈塔的內在運作與獨立思考的能力,不隨之起舞,但隨之啟用你所需要的。

通常需要建立外部反饋的資訊時,是因為你自我反饋的理解有限,你就可以請求外援的協助來拓寬。

第3節課作業

這裡是我給予大家的作業,若你想獲得這節課的一些練習回饋或你想分享一下你的想法,歡迎你把它寄給我:
1.可以根據你第1節課的感官畫畫練習作品(或是你以往的作品)做一個自我反饋的練習
2. 對於這節課你的一些疑問、收穫或建議

作業請寄至michelledingart@gmail.com,信件標題“插畫風格化大師班 - 第3節課作業”。
(通常我會在1天內回覆,若沒有收到回覆,建議可以查看垃圾郵件或是只是剛好我在忙會晚些時候回覆你!)


練習討論與反饋

2020 - 2025 插畫風格化培訓. All rights Reserved | Michelle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