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瑜是線上自主與討論學習的學生。大部分的人都會在一開始的基礎觀察遇到一些挑戰,那就是從生活裡選擇一些物件來變換角度觀察,這件事其實沒有很複雜,甚至也不需要什麼公式在思考與背比例與透視的問題,但心裡可能會覺得身邊的事物沒有什麼好觀察的,會很想要快點能畫一些看起來很厲害的街景,但又畫不出來,然後很覺得很沮喪,然而事實是當我們了解所有的空間、環境的組成若拆解成最小的單位,就是一個個我們生活中看似最無聊與最熟悉的物件們,我們在觀察這些物件並畫下來的過程裡以及不停的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其實就是在練習什麼叫觀察本身以及什麼叫做存取夠多的圖像,我們才能真正去理解與解讀眼前這個多維的立體世界的過程,所以畫畫能夠很順手的人其實腦中都會有一個架構畫面的能力,而不是一團糨糊,因而我們這個練習就是在訓練如何讓我們自然而然擁有這份腦中的圖像架構,腦中的視覺越清晰你就會發現你能很順暢的至少畫出東西,也不會落差太遠,因為圖像能否的落實輸出,最核心的原理跟腦如何處理圖像訊息,身體如何協同合作是直接正相關的。
這也是為何觀察畫畫跟運動練習有點像,隨著你變換你的視角越誇張,也就是用各種不同的姿勢與視角去觀察一個物件或是一個空間或是一個標的,你的腦與身體是會同步開始運作,並且開始紀錄這個身體感覺與眼前的畫面,這會更加幫助我們理解圖像,甚至提升我們的創意能力,因為創意也需要要足夠的資訊與元素,這可以讓我們在不同環境裡或要畫不同環境時,能夠很自然的理解它們的架構並且落地。這也是為何即時你狂模仿照片這個過程無法輕易突破腦子一片糨糊以及提升創意的原因,因為人腦的學習與記憶是極度需要體驗感的,很好理解例子就像是我們無法輕易對我們沒感的東西與經驗留下什麼記憶深刻的畫面一樣。
回到馨瑜的初期基礎練習裡,她曾在一開始練習時就提問過『她在一個博物館的地方看展,很想畫下來她所看到的物件,但覺得很困難,該如何做到?』我想大家可能都很想出門旅遊時能很隨手就能畫與紀錄所見的東西,但這個就是問題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有關,當你『要在一個有速度感的環境裡,邊走邊快速觀察並記錄』這件事是可行的,但前題是你對於環境的適應力到哪個階段,所以你去做這件事就會相對輕鬆,但很多人就是會卡在常常喜歡選擇速度感過快,感覺特別厲害和有特色的地方進行一開始的練習,並且在自己觀察能力還不熟的狀態下去挑戰自己還無法駕馭的環境,這就是我俗成的越級打怪。所以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就是先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裡去逐個觀察物件,再進入到靜態一的環境裡,接著再去一些稍有速度感的地方以此類推,讓身體同步習慣這個狀態。
馨瑜了解原因後就開始進入各種大量的觀察,並且盡可能變換各種角度,其實光是想要變換什麼角度來觀察就是一種鍛鍊創意的過程,這個其實也非常直接反應在她對於敘事練習的呈現,如何運用視角變化、取景的理解、畫面連續來說簡單的小故事,這個就是練習如何用圖來說故事的核心所在。從她的圖像裡的線條、形狀、構圖等是可以完全看得出來她是完全真正去落實生活觀察家的這件事,看她作業練習中提到她還真的曾被誤當成田野觀察人員。馨瑜的實驗能力很強,自我檢視的能力也很明確,所以在跟著課程已經算很大量與多元的練習中她也能給予自己一些練習方向的佈置,個性上是穩紮穩打的類型,每個練習也都很確實完成。其實可以從練習中發現她的可塑性極高,不同媒材的展現的發展性也很高,但最具有她自己特色的我認為是她取景的主題元素,她很擅於捕捉生活非常簡單的那個時刻或是一個角落,這些取景方向會讓人感受到一股共鳴感很高的生活狀態,我相信她有這份敏銳度是來自她對於她生活的心境與喜愛。
在最後系列作品的呈現裡,讓我覺得很出彩的地方是她很確實活用了關於每堂課不斷在練習的敘事與取景的概念,在色鉛筆細膩但卻帶點溫柔的表達以及色彩從灰藍到黃的編排上,都很順利的去詮釋她想說關於自己離職回到家鄉重新生活的心境,看完她的作品會有一種深深被溫暖與療癒的感覺。其實最令我感受到又是一個大突破的是在她課後的日常速寫,她有能力隨手記錄她的旅遊過程,可以看見完全放開與更大肆複合更多元的媒材,可以感受到這個階段狀態應該會是最充滿單純喜悅的!
第01堂課 基礎觀察
第02堂課 媒材 / 墨
第03堂課 媒材 / 拼貼
第04堂課 媒材 / 色鉛筆
第05堂課 媒材 / 墨:人物
第06堂課 媒材 / 壓克力顏料
第07堂課 媒材 / 彩色筆
模仿練習
系列作品提案
日常速寫
系列作品
系列作品篇章一《帶著禮物說再見。》
使用媒材/技法:色鉛筆
今年春天因為公司的財務危機,我成為被裁撤的一員。離職日公司舉行了送別會,大家吃吃喝喝、遺憾又尷尬的聊天,在兩個小時裡告別四年時光。活動結束,繳交員工識別證,一個人走出大門,在門口和複雜的情感自拍一張,12樓往下的電梯裡灌滿了空虛,走在熟悉的街道雙腳仿佛離地。不過我卻對這突如其來的衝擊感到慶幸,即使這些年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我還是無法想像在這份工作中自己未來十年的模樣,我總是因而感到迷惘。而這一份來得恰恰好的離職禮物,讓我鼓起勇氣去想像放在心裡真正想做的事。我決定先回到嘉義老家,放下鍵盤、重拾畫筆,雖然還帶著空虛、不安、不熟悉,但我對自己未來的面貌充滿期待。
系列作品篇章二《陽光加熱》
不用在特別的時間等待租屋處小小的窗透進陽光,而是每天早上自然地被陽光亮醒、被貓叫醒;沒了方便的捷運,成為等紅燈會躲在陰影處的機車族,不過最美的風景從人群變成了真正的風景;不再從大樓眺望照耀車流的夕陽,而是在鄉間小道上和慵懶的狗狗們一起被染得黃橙橙。除此之外,皮膚顏色就像是放在烤箱裡的麵團,被陽光逐漸烤成焦黃色,以前我很討厭自己變黑,現在卻很珍惜被曬得暖烘烘的日子。告別台北的生活回到嘉義,好多事物等著我重新適應,有不習慣也有很多喜歡。
系列作品篇章三《 放空的修煉》
沒有工作進度的追趕,我反而不再賴床了,總是精神奕奕的起來,然後在空空的日程排滿了喜歡的事。但即時是喜歡的事還是無法全然放鬆地做,總想著要達到某些成果,不能浪費時間。但在有貓咪躺著的地方,很容易中了放鬆魔法,一起陷入睡眠。專注、隨性又規律、充滿好奇心、不勉強自己、適當的表達愛意,那些簡單的道理總能被貓咪輕鬆實踐,對呀我在焦急什麼呢?貓咪真是很棒的人生導師啊……
後記
不久前我又回了一趟台北收拾剩餘的行李,把所有的物品攤開來,一一檢視與它們之間的關係,有人說過人是從與外在事物的關係來定義自己的存在,這些事物紀錄了我在這裡生活過的痕跡,將這些回憶打包之餘,我也拿出畫本速寫了幾張。下班後的男友來探訪,我們一如往常的閒話家常,他稱讚我曬成小麥色的皮膚很漂亮,我很開心,他是第一個在我曬黑時稱讚我的人。他也對我說身為台北人他感到很抱歉,抱歉這裡帶給我許多難過的回憶,最終還要帶著這些感受離開。我停頓了一下告訴他,你看剛剛給你看的畫本裡,畫的都是我喜歡的東西,我是帶著這些離開喔!我很感激搬家的過程,讓我又再停下來思考,我究竟想在故事裡傳遞什麼訊息,我想就是這個吧「帶著那些令人感到幸福的事物重新出發」,嗯~真是令人期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