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創作藍圖培訓
用於開始創作插畫故事與繪本故事行之有效的藍圖
(4 節課)
故事文本有了,
如何簡單做一個插畫故事的連續畫面?
第1節課你稍微紀錄了一下你生活中的一段發生的事情,做了一個文字敘事練習,而這件事看似不起眼,但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一個故事發展靈感,並且這段經歷紀錄能夠讓我們更好的有畫面的聯想,所以在這節課我們可以透過這些從文字上的體驗來回憶與聯想畫面,並做一個簡單的插畫敘事練習的圖像發展,這會幫助我們能更明確與理解如何發展相對篇幅更長一點的繪本故事。
所以我們可以把第1節課的文字內容拿來做這個插畫敘事的延伸,在這裡我們先設定約500字的故事內容要轉譯成5張連續的插畫敘事,我們該怎麼選我們要畫什麼呢?
由於我們只有5張圖的篇幅,所以我們需要做重要鏡頭的畫面選擇,而選擇方式通常可以先從這段故事裡找到幾個你最有印象的畫面,是那些你在闡述個故事時,不需要刻意想,但可以直接出現在你腦海的畫面,因為代表那是你最有感覺的經歷與記憶,以下我用第1節課我的故事做範例,並標記出那些最有印象的畫面:
疫情開始後我決定從英國回來台灣,整趟回程之旅讓我身心疲憊,很期待回家,但也很焦慮,焦慮自己是否能再回到英國。在飛機上我帶著很厚的口罩,讓我無法好好呼吸,也不敢去上廁所,但真的好累,我決定一路睡回台灣。一路昏沈後,看到出外的風景抵達台灣的天空了。我和我的朋友一起拖著行李下來,我只想著早點回家,踏在台灣的土地上讓我有一點不習慣,因為很久沒跟家人見面,想到回來前還在跟他們吵架,不知道回到家要用什麼樣的狀態面對他們,結果我爸來接我了,他問我還有什麼地方讓我感到不舒服的嗎?,因為我們吵架的內容就是我對他們講話的方式感到很憤怒的原因,我說:沒有,我覺得好累。而第一次聽到我爸認真關心我的感受,我緊繃的身體也稍微放鬆了下來,一路我們聊著我在英國發生的一些事,說著說著我就睡著了,而回到家後我看到我媽已經弄好晚餐了,回到自己房間後我終於有一種安心的感覺。讓我回想起在英國因為疫情整個的開始,讓我隨時隨地都保持在一個警戒狀態,以及整個回程的過程都讓我感覺像在逃難,此刻我的心終於安定了。
標記完後,你可能會有超過5個或少於5個有印象的畫面,那就減少或增加到5個畫面,並把這5個畫面畫出來,這些畫面可以是從生活裡取材,也可以是從手邊有的素材去畫。而這個練習的重點是在於當你畫完時這五個畫面的選擇是否能讓你滿足詮釋這段經歷,如果有那就代表你選擇的畫面是重點並且有連貫的,而如果沒有那就代表你需要選擇更為重點的畫面。
在這裡的插畫敘事方式是相對最簡單的方式,沒有特別去規劃故事的節奏、呈現的角度與事件分類,而其實在繪本的故事裡的圖像敘事真正的重點是在於頁面設計與頁面版型的規劃,這個會直接影響整個故事的架構串連性與節奏性,所以讀者在讀故事的時候會感受到的是層層遞進的情感和劇情帶入,還是只是像在滑一堆照片的感覺的真正差異所在,特別是相對比較長篇幅的繪本,對於節奏感的規劃就會變得極為重要。
兩大類繪本故事敘事的故事架構
而這裡我大致上可以把繪本的故事架構與圖像敘事節奏的呈現分成兩大種,第一種是有一個明確主線劇情的起承轉合,而另一種是有一個中心主題的呈列方式,這兩種方式都是以“故事型”繪本為核心主軸(非科普型繪本),但這兩種敘事方式在頁面與畫面連續感呈現上給人的感覺是非常不一樣的,並且故事共鳴感也不相同。
1.有主線劇情的敘事:重點會放在有一個明確角色的情感刻畫、經歷與轉變為主線劇情,有一個完整緊密的起承轉合脈絡,一個清楚的故事背景與世界觀,並用不同的事件來舖陳細節,讓觀眾更容易透過主角的經歷產生共鳴,並且往一個想傳遞的主要結局走向,不論是開放結局還是明確的結局,應用面幾乎是所有的電影都是這樣的方式。
2.中心主題呈列的敘事:這個敘事方式同主線劇情敘事也會有一個主題,但主角性的刻畫相對少很多,同樣也會有不同的事件出現來詮釋這個主題,然而可能也不會有一個清晰劇情與結局出現。
而我們在寫繪本故事時建議可以選一個方式來寫,而選擇完後就是要來針對這樣的敘事方式來重新整理你的故事內容以及調整你的故事,這個部分我們會在第3節課說明。這裡大家可以先嘗試做最簡單的插畫敘事方式即可,練習完這個你就會擁有一個最簡單用插畫來說故事的基本能力。
第2節課作業
這裡是我給予大家的作業,若你想獲得這節課的一些練習回饋或你想分享一下你的想法,歡迎你把它寄給我:
1. 一個簡單的插畫敘事(說故事)練習:把你第1節課500字故事,選5個重要有印象的畫面畫出來。
作業請寄至michelledingart@gmail.com,信件標題“繪本創作藍圖班 - 第2節課作業”。
(通常我會在1天內回覆,若沒有收到回覆,建議可以查看垃圾郵件或是只是剛好我在忙會晚些時候回覆你!)
練習討論與回饋










2020 - 2025 繪本創作藍培訓. All rights Reserved | MichelleDing